line+TALK·漫谈 09 | 那些枯木逢春的建筑
2019 / 04 / 03



line+游学为鲲鹏之背跳脱出固有的思维枷锁
切实地阅读建筑
迸发对世界的独特认知
历经游学反思所得,
line+TALK便是度身定制的发声台
新鲜而有趣的视角观点在此集结
丰富而激烈的思想观点在此碰撞


 ----------------------




随着一二线城市存量土地逐渐枯竭,设计热点已由设计全新建筑转向了存量建筑改造,承载城市记忆的工业遗存建筑改造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何在同一场所中实现过去、现在多重印记的叠加融合?
如何平衡展馆与展览的视觉关系?
如何通过改造使遗存自由生长?
……


本期TALK中上海工业遗存改造考察团成员从历史、文化、结构、空间等等多个角度切入建筑本体,通过横向、纵向对比,结合亲身体验、感悟,向大家阐释工业遗存如何枯木逢春。




PART.1

再见1933


主讲人:代圣轩

面对老建筑部分保留最多,改造手法最为轻柔的1933老场坊,主讲人沿着历史的轨迹讲述建筑师当年的设计初衷。他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将屠宰场运转模式清晰地再现,各个功能区块的分布意义、使用方式、细节设置等等向我们娓娓道来……


时代赋予它内敛而沉稳的外表,同时也给予它专业且强大的功能性。整栋建筑犹如专业生产流水线,利用交错的廊桥连接各个功能区块,“牛道”配合分流廊桥实现人畜分离,生产工艺井然有序。

△ 交错的廊桥

伴随着所有权的不断更迭,老场坊由内而外随之改变。此次改造中建筑师用高压水枪及稀释后的清除剂冲洗外墙重现其混凝土本质,拆除了后期加建的立面装饰物,最后用雕塑的手法慢慢将室内外打磨形成统一的灰色调。还原既有建筑的尺度和路径,恢复连续性的同时形成了一个相对自由度较高的路径空间。利用钢结构玻璃地板进行空间上的垂直分隔,同时使用透明单元对空间进行水平分隔,纵横交错下,形成了一个可以满足多种功能要求的大空间,使人进入建筑的瞬间仿佛置身于“赛博朋克”的世界。

△ 空间的水平分隔

△ 空间的垂直分隔

△ 路径的重组

△ 原本封闭的顶部空间改为玻璃地板(图片来自网络)


建筑师对1933的改造十分的克制,努力做到修旧如旧,在新旧元素分离的同时,做到了所增设备可逆,通过种种努力使这栋老建筑回到了1933那年。


△ 空间要素的保护性改造(图片来自网络)


结尾处主讲人感性地谈到,老建筑的每一次改变都如同史书一样忠实地逐页地被记录下每个时代的审美、文化和思想。建筑师不能为了自我表达或盲目契合当下而将前页撕毁或篡改,只留下刻意的仿古或毫无沉淀的新建。




PART.2
交织的时空与记忆

——余德耀美术馆、PSA、油罐艺术中


主讲人:石尚流


主讲人在回首整理照片时,发现自己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对三个展馆的记录有了不自觉的分类:余德耀的展、油罐的馆、PSA的混沌感。面对如此巨大的差别,他不由地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展馆是什么,要展什么?

他将三个项目置于一套包含“公共空间类型”、“空间与展品关系”以及“工业遗产记忆”的衡量归纳体系中结合矶崎新对美术馆三世代分类研究结果进行对比,继而展馆与工业遗存的关系在多位碰撞下变得复杂而有趣起来。


余德耀美术馆由老机库改造而成,巨大的空间与张扬的结构感与展品相得益彰。纯白、开阔的展览空间与展品泾渭分明,二者被清晰地区分,同时将展品的状态、质感完美地烘托呈现。唯独工业遗产的记忆仿佛连同栽植在公共空间内用于和外部景观相呼应的竹子一起被悄悄地抹去。

△ 余德耀的展馆与展览(图片来自网络)

△ 2016年与2019年公共空间维护对比(图片来自网络)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由南市电厂改造而来,它见证了上海从工业到信息时代的城市变迁。建筑师通过对框架结构的梳理,适当的增减结构赋予原有空间新的功能,在主体内形成以公共流线为主发散展览流线的组织模式,将公共空间杂糅其中。“灰空间”与“白盒子”两种展厅形式,模糊了空间与展品的界限,新旧元素交织成网,将现实与原真记忆混合,漫步时不经意的恍惚使过去与现在重叠。

△ PSA展厅设置“白盒子”与“灰空间” © 张嗣烨、章明、王远


△ 结构的删减与架构


五个普通的航油油罐摇身一变成为备受大众瞩目的上海油罐艺术公园。建筑师将这“五兄弟”作为大地景观的一部分进行再创作,不同的功能设置对应的改造策略也极为迥异。由于自身建筑形态与空间的特殊,致使内部展览相应地形成了定制化模式,两者更加贴合匹配,相辅相成。地景的做法在增加城市公共空间的同时让人能够直观地感知油罐透出的场所记忆,将复古与摩登融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城市记忆。


△ 不同的功能设置

△ 定制化展览(图片来自网络)


展馆与展品之间的平衡,不仅仅是在建筑师手中摩挲拿捏,策展方式、商业运营模式以及业态等等后期因素皆或多或少地对这一平衡关系产生影响。



PART.3
在束缚中舞蹈

——龙美术馆、艺仓美术馆


主讲人:周一晗


工业建筑的空间通常都是非日常尺度的,建筑师在工业遗存改造中如何在摆脱严密结构框架的束缚的同时对丧失原本功能的工业元素进行取舍,这个问题主讲人将通过龙美术馆与艺仓美术馆进行解答。

当主讲人身体靠近龙美术馆时,最切实的感受便是龙美术馆是一个通过“伞拱”结构与百余米长的煤漏斗桥遥相呼应而兼具包裹感和流动性的纯粹空间。

△ “伞拱”与煤漏斗桥 © 苏圣亮


在设计初期,车库停车的经济性决定了8.4米标准柱网框架结构将会牢牢地封锁改造时的多种可能。以往美术馆改造中常见的手法便是石膏板做墙,建筑师经历多次选择后,跳脱出惯性思维,尝试将墙体向上、向远处生长延展出“伞”形悬挑覆盖结构。“伞拱”结构犹如自然生长一般,层层叠叠地拼接连成墙体与屋面,既实现了展馆的空间要求又满足了展览漫游的需求。


△ 舍弃常规“拱”形结构,选择“伞”形结构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对于美术馆的期待不单纯是观看一览无余的物件陈列,观看展示形式、展馆建筑、空间形态等等都将是观展人所期盼的内容。身体的移动与意识的配合形成了观展时的不确定性,因此建筑师将墙体和着圆滑的弧线延展为天花。在同样质感表面的迷惑下,墙与天花的界限变得模糊,空间中各要素的意义开始游移,处于这个空间内的身体又得以轻易地挣脱包裹。

△ 纯粹的空间 ©苏圣亮

△ 空间内身体的介入 ©夏至


同样受现有结构框架束缚的艺仓美术馆,其空间重新组合的可能性更为渺茫。建筑师索性顺势将这种局限转换为一种非常规的观展体验。这种体验打破了的常规展馆以往开阔空间的思维定式,于狭小的煤漏斗空隙间布展,利用煤漏斗的倾斜与其独特质感,通过光、影、声音的交错营造出一种时空叠加的观感。


△ 艺仓美术馆的外部 © 田方方


△ 悬吊结构连接黄浦江景观

△ 独特的展览方式


在主讲者看来,两个项目将原本看似不利的基础条件通过转换思维方式,跳脱出理论框架,利用自身反日常的内在属性营造一种现实的张力,并且以独特的方式继续生长。这种改造方式并非以强行改变遗存内在的方式来适应现代展馆的功能需求,而是透过对其结构、肌理的深入理解,寻找反常规可能性的方式来使其重获新生。



建筑的改造重塑其实并没有标准答案。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它的功能生命或许已经完结,但是它的结构生命却依旧活着。如何抉择利用现有元素,使建筑以怎样的形态继续生长皆是建筑师在改造时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share w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