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LINK 回顾 | 唐煜×何勇:新零售空间与新社交空间
2021 / 04 / 14


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全新模式的“消费”与“社交”成为改变当代人生活方式的两大主力军,逐渐加大的城市空间密度,日益疏离的人际关系,经历转型阵痛的传统零售......现实空间的孤独感与虚拟空间的无边界感使得充满活力的真实空间场景正在“被需要”。3月28日,line+LINK特邀两位来自上海的跨界建筑师——唐煜&何勇,以他们在不同领域的实践来讲述同一时代语境下的全新空间模式。



拿起笔是翻手“盗梦空间”的建筑师,
穿上球衣又是驰骋绿茵场的足球健将?
一场被预言为“under 50 养生局”的佛系足球赛,
最终却踢出了超级联赛既视感?
☟ 
戳视频观看






本次line+LINK邀请到沪杭两地的二十余名建筑师到场参加,跨界对谈+足球大战,实现精神思想与运动细胞的全面对抗!



 ● line+LINK嘉宾 
(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上海长百队 
甘泉 / 高长军 / 何勇 / 马科元 / 孙昊德 / 唐煜 / 徐光 / 杨秀 / 张海翱 / 周诗邈 / 朱晔

 杭州明白队 
陈林 / 陈夏未 / 范久江 / 黄明健 / 门阁 / 孟凡浩 / 戚山山 / 任天 / 许伟舜 / 翟文婷 / 章钧添 / 朱培栋 / (外援)武州 / 尹毓俊






唐  煜 | Tang Yu

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 主持建筑师

那行文化机构 主理合伙人

   
 ● 新零售下的空间探讨

我今天的分享将从我们为何要探讨新零售的原因、新零售的产生、新零售的空间实践案例以及新零售的空间走向四个方面展开。


1 探讨新零售的原因

在2020年,我们阿科米星事务所举办了成立十周年的现场展,与line+的空间赋能同样,也布展在事务所的办公空间中,主题为:改变是一个常识(change is a common sense)。

改变:阿科米星十周年现场展

过去十年,我们围绕着改变(Change)建立起思考的框架。对于新零售的研究探讨也在这个框架的内部——消费文化的逻辑(consumer culture logic)以及什么会改变未来建筑(What will change future architecture?),因此新零售空间原本就是我们研究的一个环节。


阿科米星十年现场展思考框架


2 新零售的产生


新零售的本质上就是“零售”,它的基本特质根植于“消费者的需求以及供应链的效率”,它“新”在两个方面:一则是线上和线下的贯通;二则是与数字化的物流及信息流的结合,数字化是是新零售的核心要素,它将零售环节中的生产、物流、库存、标价、营销、会员、支付等环节一一打通。目前为止,Amazon Go在这方面是做得最好的,国内至今还没有这么完整的体系。

新零售又是如何产生的呢?新零售的首要目标是盈利,传统零售和电商的获客成本也越来越高,平台难以吸纳新的客流,商家无法承受过高的导流成本,从线上转到线下的精准引流模式成为各大商家的战略趋势。


图片来源: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于新零售模式下的空间到底该如何营造,我们先留一个问题——既然新零售的本质是“需求和效率”,那么新零售模式下的空间的本质又是什么?或者说它扮演者怎样的角色?
 

3 新零售的空间实践


众所周知阿科米星是一家爱折腾的事务所,自2014年起的“一年一个工作室”计划,一方面基于我们对城市展开的实地调研,另一方面用自己的办公空间自我实验,借此观察城市内在空间在使用时的状态。

阿科米星“一年一个工作室”的计划

“那行文化”缘起于搬家计划,是阿科米星与朋友们合伙的一个文化机构。由咖啡厅和多功能交流空间组成,是艺术设计领域的跨界实践平台,牵扯到策划、设计、活动、产品四大门类,我们在运营“那行”过程中总结到一些经验,并将其反馈到之后的新零售空间设计实践中。

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与“那行”


我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是“一条”视频的建筑顾问,也因此机缘接触到“一条”新零售空间的设计。“一条”由《外滩画报》前主编徐沪生先生创立,自2014年起发展至今拥有了一条公众号、美食台、生活馆、线下店四个平台。我们团队在18年的5月份介入,大概用了三四个月的时间,做了“一条”首批三家店的概念设计。

“一条”的发展


由于线上店的存在,线下店在空间引流和商品布局中和传统零售存在差异性。传统零售空间往往希望顾客是先穿过化妆品等高利润区域,新零售空间中则采用了咖啡、文创以及线上“爆款”等更受欢迎的、促销类商品或场景进行拉新,这种开设线下店的做法成本更低,能有效解决线上店获客成本较高的痛点。

“一条”线下店(莘庄店)


在谈到零售时,总免不了谈到"人"、"货"、 "场",这三者是是零售的基本框架,三者发生化学反应后的目的是要吸引更多的“流量”。



在新零售里,线下店的“场”突破了以往的“场所”,更强调与线上互通的“场景”,立方米与字节在此“场景”下进行互换。线下店的引流,就像是如何将精选好的食材呈现于盘子中,这是我们设计师要做的事。



“一条”莘庄店位于上海莘庄仲盛世界商城 ,前身是一家位于商场四层偏僻角落的餐饮店,入口狭小,仅有1.5米,有着诸多不利于零售的先天问题:商场人流难以引入,上层无对外营业面,上层空间被割裂等。因此我们提出置入引流装置的总体策略,打通各个阻碍“流量”的环节。

店面改造前



装置打通流量

用扁钢搭建而成的 “一大条”成为空间的视觉标识,这是一个集合楼梯和货架于一身的“建筑装置”。将商场中庭人流的眼球牢牢吸引,继而通过装置内的楼梯将人流引导至跃层的上层空间,在其中建立起与建筑师、艺术家等群体的合作,使其成为引爆空间的亮点。

“一大条”


改造后起到视觉标识作用的“一大条”


将原1米多宽的门改为近6米宽的入口,并在入口上方加入了一个大尺度的视频装置,循环播放着“一条”和“美食台”原创的精美短视频,吸引大家驻足观看。


改造前、后的入口界面

两个不同色彩的通道装置——“兔子洞”将上层被割断的空间进行串联,而通道本身也被精心设计为一个独特的迷你小建筑,它们的形式根据现场管井、墙体、反梁的位置进行塑形。


打通流量的“兔子洞”


外摆区的咖啡吧棚架以及交叉投影同样是为店内引流的装置,通过造型关联,将通向自动扶梯一侧的人流与店铺内部的咖啡吧取得呼应。



咖啡影像装置与外摆咖啡屋


正是通过这一系列装置塑造的场景,起到了吸引人流的作用,“一条”顺势完成从流量到盈利的转化。2018年10月,上海的三家“一条”线下新零售店投入运营后分别在大众点评登上了各地区的日用杂货榜单第一名,可以说是一次成功的新零售空间营造案例。



“一条”的流量转化策略




一条的选址在成熟的shopping mall,那么如果是在非shopping mall的环境下,如何塑造一个全新零售的空间呢?


“棉仓城市客厅”入口


“棉仓”是一家成功的线上服装店,2017年他们计划创立一家融合服装零售、餐饮消费体验的生活美学店,打造新零售业态的线下品牌。项目选址于远离城市中心的科技园区内的工业厂房,如何创造足够的吸引力,从而留下远道而来的顾客成为第一大难题。


我们决定在此自建一个综合性的shopping mall,创造场景化、社交化的空间。


“棉仓城市客厅” 建筑、结构和设备的一体化设计


原厂房的面积接近7000平方米,层高近10米,在如此大尺度的空间中我们真正需要的面积只有2000平方米,那么该如何平衡二者差异,创造舒适尺度的零售、餐饮消费空间呢?我们最终采取了“屋中屋”的设计策略,以建筑、结构和设备的一体化设计,在主体厂房内部置入两个“舱体”,建造完整的新形式独立建筑物来容纳两个主要功能。
 

两个不同功能的舱体空间


平行布置的两条南北走向“屋中屋”透明舱体,它们有着一模一样的外轮廓和完全不同的构造方式。一条为通体白色的钢结构服装成衣舱体,其空灵且极富韵律的时尚感正好适合服装的展示;另一条为钢木结构的餐饮空间和多功能活动空间,温暖调性创造了一个具亲近感的驻留空间。



投入运营三、四个月后的“棉仓”登上大众点评的“常州购物热门榜”第一名,成为当地的网红打卡点。



如果说棉仓是天猫店利用新零售的“自救”,那么悦阅书店的尝试则是一次与天猫的紧密合作。

 

原志达书店


经营着成功的网上书店的业主夫妇,意图将面临市场压缩的实体书店进行更新升级,丈夫希望做一家文史哲书店,妻子则希望做一家直面市场的通识书店。

志达书店改造后


我们将两方面需求整合,通过定制的门与收银台组成的“分拣器”将轮廓曲折的原空间分成两部分,彼此独立又在末端相通,强烈的橙蓝对比建立起空间的两个基调。



“分拣器”大门


2018年的时候,书店升级为全国第一家天猫未来店,通过无人收银的智慧新支付方式实现顾客自主购书的模式,但由于识别及支付体验不佳,最终还是回到了“人工状态”。


不同气质的两种阅读空间

悦阅书店的新零售空间看似以失败告终,但实则引发了我们对新零售空间发展的思考——新零售的空间应该是以体验为核心而营造的主题公园。


4 新零售的空间走向


回到前面预留的问题:什么是新零售下的空间本质?我认为,新零售模式下的空间最终应成为商家营销链路中的一环,不再以销量(利润)为目的,而是以品牌传播为己任,因此同一品牌下,不再需要中型商业体,更多的是小空间或者大型旗舰店,成为虚拟照进现实的实体(空间)体验的真实广告。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至于“虚拟是如何照进现实的”,我想想听一听何勇老师的分享。

(作品照片由吴清山、苏圣亮拍摄)



何 勇 | He Yong

好处MeetBest 创始人及CEO



 ● 当虚拟照进现实 


刚才唐煜老师讲了很多“实在”的事情,那我就来讲点“虚”的——虚拟照进现实的场景。我们的分享有很多相似也有很多不同,唐老师讲的是“新零售”,我要分享的是“新社交”,零售和社交也正是互联网时代对我们生活改变最大的两部分。我所创立的“好处MeetBest”就是基于“新社交”产生的新时代空间。


好处MeetBest的街边城市展厅


其实除了创业者,我的另一个身份是建筑行业的“集邮者”,自2004年起,我开始在各种类型的建筑事务所就职,这些经历让我拥有了观察这个行业可能性的不同视角,也让我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最终盖起来的都是很普通的项目?为什么项目盖完就越来越普通?


当时我的自我解读是建筑师应跳出建筑本体的视角,在社会学、经济学等外延领域深入思考。


我在哥伦比亚大学深造时,通过对城市空间和公共空间的调研了解到,那些充满活力的场所不仅因为它拥有精彩的空间设计,还是由于其整体对行为的探索、内容的运营等——好的空间需要观察和运营

2014年我在《时代建筑》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城市黑客》的文章,探讨我们如何借助互联网时代的工具,在事物的边缘找到一种有自然需求的新生状态,并将它扩张到主流的场景中,在没有甲方的情况下,⽤设计思维发现需求,并创造更有价值的空间产品。基于以上研究,我产生了新的思考——好的空间需要新的开发机制

何勇在哥伦比亚大学求学时期的作品 Urban Hacker


《城市黑客》 何勇 时代建筑 2014年1月刊


我们发现,互联网和建筑学两个行业拥有相似的职责头衔,却有不一样的解释,如Architect在IT行业被称为架构师等,但是有一个词是我们行业没有的——product manager(产品经理),这是一个基于对事物深度观察从而导向实证性结果的角色。

建筑行业和互联网行业的职责对照


这让我回想到之前在深圳参观OMA的展览,在台北艺术中心的方案中,我在它的意向图中看到了许多非常有想象力且具现实意义的空间场景。而方案边放上了荷兰大使馆、Wyly 剧院、波尔图音乐厅、西雅图公共图书馆,OMA在这些项目中探索城市和空间关系、表演者和观众的关系等,所有这些混杂在一起,进行产品迭代后,才生成台北艺术中心的这个方案。在我看来,Rem Koolhaas就是一个这类文化空间的产品经理,建筑师也正在成为新时代的线下产品经理。

OMA台北艺术中心方案


“产品经理”需要懂设计、懂技术、懂市场。而一旦开始介入市场,就需要去洞察、测试、运营,进而反馈并修正,针对特殊受众产生更好的解决方案。然而在互联网时代,消费文化下,建筑师应如何在成为营销公司还是产品公司间做选择,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新的时代需要的究竟是怎样的新空间?又以什么样的方式去介入和生产这样的空间?

诸如淘宝、滴滴、饿了么等线上平台都在进行着向线下场景的转换,我们开始设想,使用最广泛的微信落实到线下会是什么样的场景。

互联网平台由线上至线下的转换


贾樟柯在17年为陌陌拍摄的短片揭示了社交网络对真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的影响,社交网络将有着不同背景却有着相同渴求的年轻人聚集起来,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设防,但是我们越在线上生活就越需要线下的实际交往,才能有效消除真实的陌生感与孤独感。

贾樟柯为陌陌拍摄的短片


豆瓣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小组叫“我们都是拖延症”,现代年轻人以这样另类多元的自我划分方式进行聚集,在互联网时代我们产生了新的关系,这是物理世界所没有的快速定义。标签、事件、话题、兴趣形成了一种新的连接方式,我们叫它“趣缘”。


趣缘区别于“地缘”与“业缘”,使在互联网世界的人们更容易地筛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和自己感兴趣的人相处,最后形成聚集效应,不再受限于物理空间,趣缘社交形成于线上,并对线下社交产生新的需求。


因“趣缘”而聚集的现代人


因为互联⽹⽽促成的线下社交,形式越来越丰富,涉及范围也越来越⼴。我们好处MeetBest在做的就是创造各种活动场景空间。好处所运营的共享空间正逐渐成为除吃饭、唱K外,人们进行线下社交的新选择,让共享社交空间和基于趣缘的线下社交活动成为年轻人新的生活方式,让城市人养成从线上到线下的新社交习惯。

好处MeetBest空间内的文化活动


好处MeetBest关联着更为广泛的社群,它不是一个孤立的物理空间,而是与我们的服务、内容、运营混合在一起,创造着多样的社交模式。


Rick Warren是一位拥有23000名教友的美国传教士,在70年代末,面对那些不参加教会活动的新教众,他用家庭聚会、体育比赛等新形式将大家聚集起来,从而让教民们在社群中产生归属感。新的社交形式正在被这个世界所需要、所接纳。


Rick Warren's  Saddleback Church


而当下中国社会,由于独身子女政策,人口迁徙现象,经济快速发展,晚婚晚育趋势等等因素,使得身处大城市的年轻人,拥有大量的个人时间,处在各自的地理空间,普遍具有一种身在城市的孤独感,需要线下社交场景中所产生的愉悦感来填补。


而归属感的获得,是需要很多小型的城市“客厅”,甚至类似于Rick Warren所推崇的“礼拜堂”、“教堂”这样的空间,使得人们在其中释放身心,把人和人的关系进行连接。但同时,我们发现传统的线下空间与当代以内容为先的各类活动,两者并不匹配,未来的公共空间应该是有标签的,有其自身私密的边界。这也是我们做“好处MeetBest”这个事情的原因。




“微信”是各种规格的虚拟活动空间的集合体,有两者对话的私密房间,也有多人互动的群聊客厅,还有上百人的主题会场,朋友圈就是一个众人畅所欲言表达自我的“广场”,也有更大的公共俱乐部——公众号。人们在这些空间里面交流、互动、娱乐、阅读、消费。而我们是想把好处MeetBest做成线下的“微信”。


我们一直在从虚拟中反思现实。现实生活中有一些普遍的问题,比如大家一起去餐厅或者ktv聚会时,大概在半小时之后就都开始玩手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我们的结论是手机中的虚拟场景给了我们自由,在这个虚拟界面里我们可以是发言者、倾听者、玩游戏的人或者闲逛的人…但是在线下单一场景中我们没有选择,没办法自由地产生多样行为,所以当我们被困在了现实空间里的时候,只能在虚拟空间里寻找自由。


手机中的虚拟场景为我们创造了选择,回到线下,好处MeetBest做的私人客厅、城市展厅等,就是想创造同样可以任人自由选择的空间,你可以在里面分享、交流、做菜、喝酒、吃东西甚至是发呆,自由地参与到不同的场景之中,这就是我认为的虚拟空间带给我们的参考意义。

创造城市新空间


这种新的社交关系和互动模式,产生的场景更多是各种各样的活动,而好处MeetBest的空间可以承载多个维度的社交需求,且基于趣缘社交的用户往往自带内容,只要把空间内的服务做好,让更多的人在空间内产生归属感,新的社交、生活方式自然就形成了。

好处MeetBest的全能会场空间


好处MeetBest空间内的品牌活动

  

好处MeetBest空间内的广告拍摄、直播


好处MeetBest融合了技术、产品、运营和市场,我们希望克服自我认知体系外的困难,去解决即存的社会问题,实现真正的空间赋能、社群赋能、城市赋能及社会赋能。







尹毓俊:

刚刚何勇老师提到了“边界”,“不断闯入公共空间”其实是跟城市的公众利益相关的,在建立了新的“边界”之后,有没有可能会把本来属于公共的边界变成半私有,随之跟公共的领域产生了冲突?


何 勇:

我们其实没有把公共的变成私有的,而是把私有的变成了公共的,我们认为很多私有空间是有可能“被公共”的,这种变化之后,交流效率将变得更高。

举例来说,微博曾经是先进的社交模式,但是近几年因为“无边界感”我们在微博的社交体验越来越差,因为社会关系本身就是具有“边界”的,例如地缘关系与血缘关系,过于公共的空间反而丧失了很多社交领域。

我们认为社交应该分层,社群可以先在相对有安全感的领域里建立起自我文化和成熟行为,这个时候再进入公共领域就能对环境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否则直接进入无差别环境中的社群是很脆弱的。


武 州:

何勇老师刚提到建筑师转换为产品经理的观点,以及前段时间建筑圈都在讨论“空间生产”的话题,使我产生了一种传统建筑师即将失业的紧迫感。那么在这样一个大语境的转换下,传统建筑学本体的价值是否已经失效,又应该在哪些方面向“产品经理”去转换?


何 勇:

其实创立“好处MeetBest”对我来说就是一次转型和挑战,起初我会觉得这件事很简单,通过扩大知识面和参与度就能了解到一个领域,事实上介入到全新的大体系是很难的。所以我不建议所有人去做“产品经理”,传统建筑师仍然是有价值的,但是我们希望能给大家提供更多发展方向上的价值取向。


张海翱:

我认为建筑师的“产品经理化”是个伪命题,何勇老师已经脱离了建筑师的身份,他创立的“好处MeetBest”是一个商业逻辑下的组织,经营与盈利成为好处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我认为作为建筑师还是应该回归建筑学的本体,利用空间实践聚焦并解决更多的社会现实问题。在上海,我也参与过很多何勇老师的活动,好处MeetBest做得非常好,其实我很想有机会去了解好处MeetBest背后的商业逻辑,期待能听到何勇老师关于这方面的分享。


何 勇:

我觉得在这个世界,任何东西都离不开商业,互联网时代涌出的大量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app,基本都是商业属性,而非文化属性的,反而正是商业的东西承载了文化的内容。


在商业模式下,钱是选票,产品好就会被选择,商业是可规模化的样本,文化会随着商业得到传播。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拥抱商业,这是被大众选择的模式。在我做空间运营的时候,令我惊喜的是出现了很多我未曾想象到的社交场景,这就是价值的外延。


徐 光:

我最近也在关心“消费文化”的问题,建筑学一些相关问题其实是被“消费文化”所涵盖的,像是唐煜老师刚才讲到的一些案例似乎并不是从传统建筑学的角度进行切入的,那么消费文化的变迁是否会导致建筑学的一些核心问题变迁,我想说的这种“变迁”不是主流之上出现的分支,而是它是否会从根本上使建筑学的核心关注点产生迁移?


唐 煜:

消费体系和资本是相关的,我在分享的开篇讲到了新零售的本质,新零售的本质依然是零售,即是以更多需求和更高效的赚取更多的利益,消费这种行为依然发生在我们日常的建筑当中,所以我认为这些东西不会在本质上颠覆建筑学的核心内容。


我刚才分享的三个案例其实都是有涉及到建筑学本体的,例如把整个棉仓的仓库作为建筑的外环境,再置入新的建筑,依然围绕形体、声音聚焦、结构、设备等建筑本体内容。回顾我的分享,可以发现我所探讨的是新零售模式之下空间的策略,“策略”才是核心,我们没有去颠覆建筑学本质,而是依然是在用建筑学的思维在解决实际问题。


苏可伦:

何勇老师已经跳脱建筑师的大框架进入创业者的身份,我想向建筑师的身份还未发生转变的唐煜老师请教,第一个问题是,您在早期作为阿科米星的合伙人的时候是怎么开始想要进行关于“空间运营”和“新零售空间”的研究的?第二个问题是,在“一条”这些项目中涉及并研究了科技在实体空间中的应用后,是否对您后续的空间设计实践产生了影响?


唐 煜:

两个问题都戳到了我的痛点。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其实就是“那行”是怎么来的,我又如何通过“那行”的经验去做新零售的,在阿科米星搬家的过程中,我们把文化属性的对外交流平台分离出来,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如果不对其进行经营则会产生大量的浪费,所以我们“被迫”经营了“那行”,随后,我们开始思考“那行”是什么?又凭什么盈利?回归到建筑行业的视角,建筑师本身就是一个hub,会对接到各种资源,搭接各种关系,我们思考为何不把这些关系聚集起来形成一个平台呢,所以我们做了一个单点的“好处MeetBest”。


关于第二个问题,“一条”其实是一次强度特别大的实践经历,从前期策划到空间设计再到VI设计,我们在三四个月内完成了三家线下新零售店的项目落地,我们也对其中的科技模式及运营模式进行了思考,当下我们的互联网和用户之间的“科技颗粒度”还是不够细的,只有够细的颗粒度才能让消费者感受到科技的善意,才能将导向的结果运用到实体空间中,例如拥有8000万会员的茑屋书店,它可以将每个用户切分成600个面,完成更精准的画像和对接服务,这是我们的零售业还达不到并且需要努力的地方。








杭州明白队队服由多频艺术工作室+戚山山提供

经历了一上午的头脑风暴加与唇枪舌战之后,建筑师们仍意犹未尽,开启新一轮的较量,换上运动装来到西湖区某屋顶足球场,趁着杭城春光正盛,建筑师们摩拳擦掌,全力开战。


比赛的进程采用国际先进的NBA赛制,分为四节,每节加强为15分钟,节间休息5分钟,以进球数量进行比赛胜负判定。每队派出包含守门员在内的5人上场,无换人限制。



 “ 这是一场under 50的养生局,大家点到为止哈。”  某位建筑师在开场前说到。


养生局?不存在的,上了绿茵场,就是要厮杀到底。



冲刺拦截,凌空勾射直,沪杭两队的足球“建”儿们焦灼对抗,毫不存力,比分你追我赶,一度陷入胶着状态。




上海长百队带球虚晃,躲过后卫的封堵,直指对方球门,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向杭州明白队发起全力进攻。



杭州明白队转变方向,配合传球,绕过层层维围堵,多次带球冲出危险区,最终转守为攻,逆转大局。



守门员严防死守,拦截对方的强力进攻,为队员守住最后一道防线。



场边的拉拉队也被队员们的战况感染,呐喊助威,场上紧张激烈,场下气氛高涨。



带球冲锋,强守后卫,凌空扫射,马赛回旋......比赛的激烈程度超乎了在场所有人的预期,“养生局”变成“厮杀局”,“真香”虽迟但到,“battle”从不缺席,最终上海长百队与杭州明白队以大比分6:6打成平局,不分胜负。






line+LINK开启了头脑与力量双重对抗的全新形式,在未来将继续不设界限、打破边界,无论是前沿理论观点的解读,设计研究成果的分享,社会公众话题的探讨,亦或是历史文化思考的引导,都将成为LINK的聚焦点,从不同维度链接我们和世界的无限可能。
share w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