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 House: Shenzhen University × line+
2019 / 07 / 30


7月20日上午,由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彭小松老师带队的老师及学生,一行90余人到访gad · line+ studio。line+作为深圳大学本次“建筑认识实习”杭州站的主要学习工坊,安排了系列学习内容。line+主持建筑师孟凡浩先生带领大家参观事务所,并以“与日俱新,回应自然”为题,为这些对建筑设计怀抱热情的同学们带来一场生动精彩的讲座。


△ 孟凡浩先生带领大家参观和讲解line+事务所空间改造

孟凡浩先生以多年积累的案例,从“与日俱新”,“聚落重构”和“回应自然”三个维度娓娓道来。讲座以杭州富阳东梓关农居的全生命周期实践为例开启第一个论点,即时间性在建筑设计中的迭代发展。前期的多方调研,设计过程中的反复推敲,建设中的功能空间营造,全阶段的沟通协调,孟凡浩以实践者的身份体验为同学们解析建筑师是如何在住户、政府、施工方等众多角色中转译,并最终以适宜的建筑学专业策略回应在地诉求。同时也分享了一些在建设过程中由观念差异而引发的趣事,由此引出对建筑使用对象心理的进一步了解与思考。

△ "与日俱新 回应自然"讲座进行时

面对现代与传统,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孟凡浩通过三例改造项目,包括传统村寨、城市旧宅和保护村落等不同场所语境,向同学们阐述当下是如何在地传承并合理发展历史,与日俱新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对“聚落重构”的思考实践是广义的,不只是以单体类型实现多样性的聚落形态,更注重挖掘内在联系和价值。“聚落”是以围墙限定领地范围和规模,以街巷网和沟渠系统构成基本框架,“重构”是对内部功能分区再造,大都相互渗透交织,建筑形式相似,仅在规模等级上相区别。

回应自然,即地域文化回应,最大限度尊重和保留自然痕迹,探寻人工与自然的平衡法制。建筑师是原始自然的开拓者,也一定是守护者,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发展才能真正的实现保护。


△ 专注讲座的老师和同学们

“除了商业运营,乡村更新有没有其他可能性?”


面对同学提出的疑问,孟凡浩先生做出了相应的解释:

乡村是一个极复杂的生态体,在大体量城市化所牺牲的前提下,建筑师介入乡村只从极小的角度进行空间营造是远远不够的。乡村发展不能只是在经济上引导城市人去控制和占有乡村资源,导向另一波城市人消费。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社会资源、文化等城乡一体化影响因素,当人口向城市集聚,不能再单一的以传统乡村的视角来复刻旧时代纯农业的定位,要借“城市”带动“乡村”。除了商业运营模式,乡村激活最重要的是产业定位,是乡村融入社会发展的角色,是构筑乡村长期稳定的生态链。

△ 深圳大学同学提问

面对这些将迈入建筑行业的未来领航者,孟凡浩先生鼓励同学们以更宏观的视角介入与尝试构筑特定环境下真正有价值的空间场所,积极面对建筑师在多场所的角色定位。

从全生命设计周期来看,建筑师是一个整合者,在面对多方矛盾时,要自我坚持,要多沟通协调,好的作品是碰撞的产物,也是换位思考后的平衡;从互联网时代大环境来看,建筑师对外输出的能量已经超出建筑设计本身,建筑体被赋值的社会效益在信息流量传播中无形放大,也就决定了建筑师的社会责任。
 
建筑认识不仅是经验学习,更重要的是在地体验。事务所参访结束后,深圳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参观了line+两位主持建筑师的代表作品。

△ 深圳大学 × gad · line+ studio
share w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