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line+游学为鲲鹏之背跳脱出固有的思维枷锁
切实地阅读建筑
迸发对世界的独特认知
历经游学反思所得
line+TALK便是度身定制的发声台
新鲜而有趣的视角观点在此集结
丰富而激烈的思想观点在此碰撞
----------------------
主讲人
何雅量
中国美术学院硕士 | 师从王澍
研究生课题:传统民居微观类型学
获美院优秀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微类型设计系列
获毕业创作银奖
韦晨璐
瑞典皇家理工 | 建筑学硕士
研究生课题:空间序列的叙事性表达
国家级、校级各类奖学金获得者
投身于灾后校园重建等多项志愿者活动
中国大学生棒垒球联赛 冠军
这一次 gad · line+ studio 两位年轻又优秀的建筑师何雅量、韦晨璐对北京的旧建改造进行了一次大扫荡,通过亲身的感知和体验真实地阅读建筑,带回视角独特、干货满满的思考,为我们理解未到场的建筑构建了一个新的链接。
Part one——集群虚构
古北水镇
古北水镇,新旧融合的仿古村落。
我们无意去探讨这种对历史的消解与重构是否真实和正确,而是惊讶于超越一般设计能承载的多样性。以山墙为例,就有不下数十种五花八门的样式。随意却丰富的背后,是非科班设计师另一种不同寻常的创作手法。
以匠人般手绘的方式创作草图,丰富性来自客观存在的图式,以“构建世界”的方式呈现项目。
创作草图与写生绘画无异
台地多重院
台地多重院
建筑的组合方式类似于自发营造,但又有据可循。何雅量为我们定义了属于古北水镇的空间原型——“台地多重院”。以北京四合院为母题,有机生长形成的是更为有趣院落关系。
古北水镇,北京四合院的缩影
红砖美术馆——董豫赣“随物赋形”
进入空间内部后颇为费解的是,厚重而有力量的的红砖房却以轻钢结构为顶,查阅资料才发现这其实是个钢结构蔬菜棚改造的改造作品,恰好应了题。
折形展墙也相应得到了解释。它依从旧有墙体间的均匀洞口,在洞口外扩展空间布置,顶部天窗自然光。这样的改造方式大概也是董豫赣老师“随物赋形”理念的一种诠释。
在洞口外设置折形展墙
Part Two——合院单体
微杂院 | 微尺度更新
不同于地广人稀的北欧有着“芬兰式噩梦”,人与人亲密的尺度是大院儿最值得保留的东西,胡同的烟火气是场所的精神。
© 标准营造
在设计时张珂老师设想了两个场景,
一,小孩子会爬到屋顶上,在树荫下和下面的老人交谈;
二,小朋友放学后会自己跑进来,拿一本书蹲在小角落里等父母下班来接他。
场景如预期实现。以场景定义设计的手法,像是一位小说家在讲述故事,或像电影分镜师在画一个个分镜头。我们营造有故事的空间,有趣的事情正在发生。
© 标准营造
© 标准营造
标准营造工作室 | 建构追随感知
这个设计中最为纠结的是屋顶的L形木梁,是基于结构关系和建造逻辑的真实表达,将木梁暴露出来。还是为了追求类似美术馆空间的匀质、干净的光环境,用吊顶把它们盖起来。
虽说盖起来造成了建构关系的误解,最终张珂老师还是选择了光环境。没有标准,只有选择。无法避免,无分对错。
© 标准营造
叠院儿 | “士绅化”的回归
“士绅化”是张珂老师在做微杂院时提出的,意思是合院的居民被迁出去过后,搬进来的功能都是供有钱人使用的。酒店、高级餐厅,对阶层的设定弱化了公共性。
而叠院儿的期望,就是杂乱破败的合院能重回旧时——达官贵人的深宅大户。
© CreatAR Images 骆俊才
传统建筑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呈递进式的院落。建筑还原多层的庭院关系,从外到内私密性逐步提高。
庭院深深,大隐于市。
© CreatAR Images 骆俊才
蛇形画廊 | 感知追随建构
“移情”与“共情”,指我们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
衍生到建筑上——感知追随建构。
就是把自己带入到这个张力十足结构里,去体会它的力量。
我们处在一个紧绷的极限点,忐忑焦灼又蓄势待发。
Part Three——合院之“生”与“死”
合院往上发展,与树保持着更加亲密的关系
四合院杂乱拥挤,生活设施落后,公共空间缺失,失去了原有的风范。
过去的拆建对胡同的衰落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甚至破坏了城市肌理,加速了它的死亡。
被取代为室内空间的合院
人们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其他的“生”的可能性。
我们有幸看到不少优秀的实例,更新策略或有不同,但无不都在关注胡同文化的内涵与延续。
胡同及四合院的改造与更新实践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步伐没有停下,探索还在继续。
被打碎的院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