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十一”长假的旅行变成从人群涌入另一个人群,在钢筋水泥丛林里生活的我们,逃离忙碌后却又陷入密集感的疲惫,“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人生境界似乎只存在于遥不可触的远古诗篇里,而今天的我们,又该去哪里寻找一片现代的“世外桃源”。
“结庐”是古人语意里的建造,结庐在人境,结庐锦水边,依环境而生的“建造”自古而今,在line+的理念里,建筑的姿态是“生长”的,建造是人与自然的对话。line+ArchMap · 文旅集,我们挑选了五个由line+设计建成,分布于北京、山东、浙江三地的度假目的地,以回应自然而不打扰自然的空间介入,提供您一份逃离都市的秘境攻略。
面朝深谷,云雾缭绕,浙江松阳被国家地理杂志誉为“最后的江南秘境”,沈晦有诗云“唯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陈家铺村悬于山崖峭壁之上,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飞茑集由村落西南侧的两栋传统夯土民居进行改造而成,line+在尊重传统历史保护村落风貌的原则下,将传统手工技艺与工业化预制装配结合,满足现代文旅度假的舒适性和体验感,回应山间的无敌风景。
客房西侧正对峡谷,以通透的落地玻璃为主要界面,南面保留原始夯土墙面,将传统风貌延续至室内。二层悬挑的玻璃体量,既可以作为室内空间的延伸,又能更好地收纳峡谷景观。床顶屋面增设天窗,营造与自然伸手可触星空的尺度感,创造舒适的居住体验。
保护是为了能更好的发展,发展才能实现真正的保护。line+在本次乡村改造中尝试将传统手工技艺与工业化预制装配相结合,轻钢结构在建筑内部为现代使用空间搭建了轻盈骨架,而传统夯土墙则在外围保留了当地风貌记忆的厚实外衣,“新与旧、重与轻、实与虚” 在这里实现对立统一。
松阳原舍·揽树山房位于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四都乡榔树村,场地整体北高南低,红线内高差近四五十米,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山区聚落。面对自然与传统,设计的宗旨启于对原始地块现状的敬畏与尊重,对原有生活方式的依赖与还原,根据自然随形赋势,沿袭传统自然村格局,实现秉承传统、复原肌理、激活村落的设计策略。
设计以类型学将公区、集中式客房和独栋Villa三种功能空间模块化。避开场地原有古树,置入各功能模块。依据原始地形,33间客房,配备接待大堂、图书阅览、餐厅厨房、恒温泳池的公共区域,一层或两层的客房错落有致地散落山间,四层公区以片层形式贴合地形延展。
各层建筑的顶面和地面与不同高度的山体衔接,层层展开,建筑如从山中生长出来,以最轻柔地方式贴合于山地,隐现于景观。卧于一方宝地,树木遮掩,若隐若现,远山美景可观、百年古樟为邻,每一个层次都有不同的体验。
松阳原舍以全新的民宿模式、乡村生态社群为出发点,异质同构的村落肌理,依势而建的自然村庄,旧与新,自然与人工,精致与素朴以及阳刚与阴柔,建筑师以谦虚之姿态回应自然,寻求平衡妥帖之美。
九女峰书房及休闲配套设施位于泰安市岱岳区东西门村,毗邻神龙大峡谷,东临五岳之首——泰山,四面环山,满山乱石如群羊,拥有俯瞰峡谷沟堑,远望山峦诸峰的广阔视野。
俯于泰山的壮美崇高,九女峰仍质朴内敛,在北方多岩石裸露的厚重山峦之上,反差性的留下空灵的白,成为设计最初的设想。line+希望在此建造“悬停于山间的飘浮云絮,遗落于云海的剔透珍贝”,以轻盈回应厚重,以至简回应壮阔。
九女峰书房自上而下分为三部分:白色的“云体”、通透的玻璃以及厚重的毛石墙面基座。漂浮、轻盈、通透,在轻柔的“云朵”与质朴硬朗的山野所产生的自然冲突中,给予人们轻松愉悦的直觉观感。泡池与健身房则如同遗落珍贝置于“浮云”书房与山脚村落之间,分别以“虚”、“实”、“无”的三种立面形式收纳原生景观,顺应山体脉络,平衡了自然与村落之间的关系。
夜幕降临,“云朵”泛着微光浮于山间,“贝壳”点缀于旁侧;远离城市的喧嚣与高速的生活节奏,在深山林野找到独处之所,静读、慢跑、沐浴、冥想,回归自然,对话远山,宛如一段轻盈的留白,设计以最简洁直接的方式将其归于自然,与自然共生。
“故乡的云”位于山东泰安东西门村,地处泰山脚下,四面环山,峰峦层叠,是典型的北方山区村落。曾因交通闭塞、土地贫瘠等问题沦为省级贫困村,依托客观环境,line+整合现状中的空间肌理、建筑遗存、道路、水系等要素后,采取“针灸式修复”的活化更新策略,使得村落重获新生。
在原有平面上,延续原有村落的生长肌理,将道路、停车场、公共空间等进行重新规划,同时以用地的存量建筑为基础,逐一植入新的建筑功能:接待中心和咖啡厅、餐厅、院落客房。
置入装配式现代轻钢结构使得空间重获新生,毛石墙体中融入轻钢结构和玻璃材质,保留了北方民居平缓严谨、内外空间界限分明和粗壮质朴的特点。客房及公区依山势而建,分别面对不同的景观面,视野开阔,既消隐于山色中,为访客提供沉浸式空间体验。
沿着木板桥和石板台阶,穿过散落在地的树林,经历爬坡、仰望、转折,最后登高,一睹北方的自然野趣,形成了从收到放、先抑后扬的叙事体验。行间,与潺潺溪水,村间果树,形态不一的山体岩石和若隐若现的山脉不期而遇。观林,望山,听风,戏水,逐渐唤起旧时的乡村记忆。
北京延庆区大石窑村,比邻百里山水画廊,隐入重峦叠巘,经千年历史变迁,村落显现出民居类建筑随历史的更迭的痕迹。面对在历史进程中逐渐消失的田园风光,以及当代人对于乡村田园生活的向往,line+利用现代建造工艺介入这次传统民居改造,将传统合院的概念更新演绎,置入民宿功能空间,在京郊地段为现代人提供一个度假休闲胜地。
受北京传统四合院的建造模式影响,由村民自建衍生而来的大石窑独栋民居呈现出典型的合院基本形制,在体量上进行简化与重组,分别置入民宿的卧室、起居及厨房用餐等功能空间。合院为使用者提供了相对于外界比较隐秘的庭院空间,坡屋顶与就地取材的素石墙结合保留了北方民居的传统意向,又以其有秩的图底关系平衡建筑与环境、道路的关系。
被简化的立面,摒弃厚重的传统墙体,取而代之的是大面积通透的玻璃墙面,将庭院之景引入室内——冬时,北方白雪与暖调室内形成对比,夏时,绿意延续,模糊内外。
当代,独立于城市外的乡村,似乎越来越多地成为了人们对于乌托邦般生活的寄托,亦或是被希望以渐逝传统文化的标本般的角色而存在。面对亟待更新激活的乡村与都市人日益增长的乡愁,我们毅然选择直面现实,在挑战中寻找新的机遇。
line+意图以空间设计为基点,以统筹策划、链接资源、导入业态及植入内容为一体的全产业链运营模式介入文旅项目,凭借在地的智慧,跳脱平庸与规制,以设计与创新之力,在文化与技艺的传承中,寻找那逝去的乡村魅力,达到文化、社会、商业价值的动态平衡。
特别感谢摄影师存在建筑-苏哲维、章鱼见筑、金伟琦、潘杰、杨光坤、金选民、金啸文、侯博文、唐徐国、史佳鑫(排名不分先后)对以上项目的倾力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