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毗邻孕育中华文明的京杭大运河,同属杭州主城核心商圈。在时空隧道中,当下即是历史,过去也是未来,对于一块代表城市源起和根脉的土地上,以指向未来的态度回应,以轻盈动感的反重力建筑语汇在杭州这个自然之城诉说着未来人居环境新的可能。
提取运河“水”之元素,借由水的流动性、包容性、承载感,以“一滴水的时空游动”为创作灵感生成“超流体”建筑原型,呈现建筑师对该特殊场所寄予的想象。
艺术生活馆实际用地狭小,呈三角形,夹存在规划的两栋塔楼间。以“时空动线”为主要设计手法,在有限的空间体量中设计无限的时间感。立面采用标准化预制构件实现iphone标志性的圆角曲线,动感、圆弧的流线,整体立面犹如微边框数字全屏,以“超流体美学”顺应当代趋势。
未来,生活馆将作为社区的会所和主入口,兼具科技美学和人文气质的外观设计让建筑拥有更长的保质期。杭源里艺术生活馆这一城市小品建筑,是line+对美学与空间的极致追求,也是对未来城市人居环境的想象蓝图。
设计单位:gad · line+ studio
主持建筑师:孟凡浩
设计团队:陶涛、朱明松、周超、张罕奇
项目位置:中国,杭州
建筑面积:540.4㎡
建筑周期:2018.12-2019.10
室内设计:深圳市矩阵室内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艺普得(上海)城市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业主:融创东南区域集团
施工图合作单位:浙江省工业设计研究院
摄影:孙磊、李冬
· OLD MEETS NEW ·
项目毗邻孕育中华文明的京杭大运河,同属杭州主城核心商圈。在时空隧道中,当下即是历史,过去也是未来,对于一块代表城市源起和根脉的土地上,以指向未来的态度回应,以轻盈动感的反重力建筑语汇在杭州这个自然之城诉说着未来人居环境新的可能。
提取运河“水”之元素,借由水的流动性、包容性、承载感,以“一滴水的时空游动”为创作灵感生成“超流体”建筑原型,呈现建筑师对该特殊场所寄予的想象。
· “时空”动线 ·
艺术生活馆实际用地狭小,呈三角形,夹存在规划的两栋塔楼间。如何在有限的空间体量中设计无限的时间感?借传统园林中的九曲桥的“折线”手法,有意识地拉长动线,看似就在眼前却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到达,“时间”被设计入空间体验中。
为营造私密性和空间的层次感,考虑周边商区环境,沿着原有主干道拓展用地范围,预留近百米的车行道后到达主入口,以更宏观的角度思考生活馆和周边的关系,以叙事性的逻辑给予来访者一段“未入其境,先闻其韵”的体验。
隐于城市一隅的主入口,借压低延展的顶棚界定空间形成隐秘感;转而是拾级而上的石板阶梯,布有山石绿植,以此为历史意象;转折后的邻水廊道选用深色吊顶石膏板,以简洁的线条指向未来;而折点处的接待中心也就成了“空间站”,衔接和缓冲两段连续时空。生活馆内同样经过巧妙设计的折形动线,为室内多样化的活动提供空间支持。
· 超流体美学 ·
生活馆的主体建筑按照现有地形以退台的形式置入四个盒子体量,分别承载接待、儿童游乐区及其他功能。
△ 形体生成图
在立面上,采用标准化预制构件实现了iphone标志性的圆角曲线,动感、圆弧的流线,整体立面犹如微边框数字全屏,顺应科技美学的当代趋势。外边缘采用超薄的蜂窝铝板包裹石材肌理的亚克力板,暗藏有LED灯,夜晚透光,大面积超白玻璃幕墙与水环境叠加,强化超流体建筑的反重力感。
· 结语 ·
未来,生活馆将作为社区的会所和主入口,兼具科技美学和人文气质的外观设计让建筑拥有更长的保质期。杭源里艺术生活馆这一城市小品建筑,是line+对美学与空间的极致追求,也是对未来城市人居环境的想象蓝图。
△一层平面图
△ 东立面图
△ 北立面图